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近年来,青藏高原冰川持续退缩,显著影响区域气候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备受关注。冰川中含氮化合物的迁移转化是冰冻圈地区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氮记录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冰芯氮记录的历史变化,指出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认为一定程度上受亚洲地区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的影响。通过全面的雪冰氮(总氮以及NO3-、NH4+等)数据收集与分析,阐明了冰川雪冰中可溶无机氮北高南低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冰川物质平衡数据,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氮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可溶无机氮年均释放量可达4 700 t?a-1以上。基于目前的研究与认识,提出了冰冻圈地区冰川雪冰氮研究的薄弱环节并进行了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特别关注有机氮以及氮同位素的研究,加强冰川氮释放迁移对青藏高原冰冻圈地区氮循环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72.
借助科技手段,采用先进的远程监控技术,投资近200万元的桂平市矿业综合管理系统,运行两个月以来,不断得到多方面的好评.  相似文献   
973.
结合城市元胞自动机(CA)方法和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一个基于元胞的3维虚拟城市.首先建立基于元胞实体数据结构的城市CA模型,用以表示3维虚拟城市中建筑物的平面分布状态.通过CA模型生成一组城市建筑物的时空分布数据.然后利用DEM和DOM数据生成一个真实的3维地形,建立了不同种类的3维建筑模型库.最后通过程序调入城市3维建筑模型,根据元胞实体属性将模型布设于3维地形的相应位置,生成3维虚拟城市.
Abstract:
This paper unified the urban cellular automata method and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 (3D) virtual city which was based on automata. First, constructing an urban CA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he data structure of cellular entities can present the plane distribution state of the building in the 3D virtual city. The CA model was used to compute a group of temporal layout data of buildings in the virtual city,Then,DEM and DOM data were used to generate real three-dimensional terrain and produce different type library about 3D building model. Finally, The program was used to load and lay the 3D buildings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the 3D virtual terrain to obtain a 3D virtual city, according to the cellular entity attribute.  相似文献   
974.
ISB(Internet服务总线)技术提供了构建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基础设施,基于ISB实现配置活动模板的Web应用程序,普通用户通过操作模板即可定制出满足自己需求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也可以通过ISB利用来自网络的丰富的数据和功能服务,结合自已开发的业务流程快速实现应用程序的构建。基于ISB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广泛的数据和功能共享、简捷、扩展性强、用户需求驱动的应用程序构建方式,使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用户都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975.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赣南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3种类型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其平均晶体化学式分别为:K1.62Na0.06Fe0.32Mg0.39Ti0.02Al4.89Si6.54O10(OH)4(原生白云母)、K1.55Na0.07Fe0.43Mg0.24Ti0.03Al4.96Si6.50O10(OH)4(交代型白云母)、K1.51Na0.07Fe0.27Mg0.21Ti0.00Al4.98Si6.65O10(OH)4(次生白云母)。根据富城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结合白云母、黑云母稳定曲线及合成花岗岩初融曲线对比分析,富城强过铝质花岗岩中交代型白云母是在花岗岩结晶过程中交代较早晶出的黑云母形成的,其形成温度高于花岗岩熔体的固相线温度(~650℃),故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本文提出根据岩石学宏观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岩相学微观特征区分花岗岩中原生白云母与次生白云母的综合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76.
康明 《地质与勘探》2010,46(2):224-229
野狼沟锌多金属矿(床)点是通过1∶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对分散流异常查证时发现的。该点有较发育的具褐铁矿化的构造蚀变带,挤压的片理化和岩石破碎明显,具有As、Zn、W、Mo、Sb、Bi、Ag等元素的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异常峰值明显,连续性较好。其中发现有挤压透镜体,其核心发现有原生金属硫化物残留体。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在铁帽部位有明显的Zn、Ag、As、Sb、Sn、W、Mo等元素的异常反映,峰值明显,强度极高。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和化学样采集,并在地表探槽工程中系统采集岩石地球化学样品,以圈定矿体地表原生晕,最终肯定了野狼沟锌多金属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977.
对西藏冲江地区进行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了系统而规范的面积性、多参数(十三种分析数据)的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分析所获取的地球化学图件,是化探数据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综合异常图作为地球化学的基础图件之一,它的编制主要涉及元素组合及主要元素的确定。以冲江地区综合异常图的编制为例,对编制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及其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下一步异常筛选和异常查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2010年11月27日,在资源县国土资源局召开的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座谈会上,唐接班局长等领导与基层所长进行了面对面坦诚交流沟通。这是资源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认真听取基层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面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79.
珠穆朗玛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举世无双的高度、脆弱而敏感的环境使其成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的敏感区.根据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7个不同海拔高度观测的逐时气温和空气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和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海拔5207、5792和5955m高度处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0.2、-4.4和-5.4℃,最高气温分别为14.6、9.1和18,6℃,最低气温分别为-24.2、-28.8和- 29.3℃;除在冰川表面以外,空气相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年变化幅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于冰面近地层逆温层顶部暖空气与冷空气的混合作用造成其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晚于其他下垫面.年平均温度递减率为(0.72±0.01)℃/100 m,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定日气象站1959--2007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探讨了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0.
康志军 《贵州地质》2023,40(1):56-60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东部,华北平原西部,主要覆盖第四系黄土。为分析该区地质环境、降雨、冻融、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山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征,本文在收集统计山西省194处崩塌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崩塌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崩塌易的典型地质特征为:坡型为180°270°的向阳坡,高度在520 m之间,坡度大于60°的直线型和凸型坡面;从时间规律看,黄土崩塌主要发生在7—8月份的集中降雨期和3—4月的冻融期,说明降雨和冻融对黄土崩塌灾害发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人类工程扰动较多的区域黄土崩塌呈现易发、集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